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成立兩個多月,前來咨詢預約的市民不少。
去年11月16日,中華遺囑庫重慶分庫啟動。而來自重慶中華遺囑庫的數據顯示,兩個月來,已有數百位老人前來預約咨詢,目前預約登記時間已經排到4月份。昨日,10位老人拿到了首批發(fā)放的遺囑證。
據介紹,中華遺囑庫主要為6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提供遺囑服務,用“幸福留言”維護老年人權益,解后顧之憂,傳和諧家風。兩個月來,他們經手的遺囑中,九成以上都涉及房產。
立遺囑分為兩個步驟:首先是老人預約,然后填寫預約卡,填好后就等待中華遺囑庫的通知然后是通知到現場辦理。現場辦理時,先取號牌,工作人員核實信息,然后工作人員會一對一的與老人進行遺囑咨詢,老人可以先起草遺囑,確定遺囑內容后,現場由第三方機構進行精神評估,在證明完全具有清晰認識和行為能力后,老人由工作人員引領到密室進行遺囑登記。
為了保密遺囑內容,密室里只有工作人員和專業(yè)見證人,老人的家人朋友一律不能陪同。通過身份證識別,指紋采集,全程錄音錄像,以確保遺囑內容完全是老人自己的真實意愿。
■相關鏈接
中華遺囑庫免費公益服務范圍:1.中國大陸地區(qū)房產:大產權房本、監(jiān)制版合同或天津市正規(guī)公產房承租合同,2套以內;2.銀行卡、銀行存折,2張以內;3.證券賬戶卡,2張以內;4.60歲以上老人。
如遺囑所處分的財產超出以上范圍,中華遺囑庫無法提供免費服務。
78歲老父親立遺囑 房產留給殘疾女兒
今年78歲的劉大爺,精神矍鑠,思維清楚。他告訴記者,之所以去立遺囑,主要是他們家庭情況太特殊了。
記者了解到,劉大爺家有兄弟姐妹五人,他是老大,家庭條件也都不太寬裕。而他自己的一家三口全是殘疾人,老婆和女兒是二、三級聽力障礙,他是視力障礙(都有殘疾證),他們一家住在一套80多平方米的還建房內。40歲的女兒在一家私企做網絡工作,也很孝順。
“我想我們走后,孩子能夠有居住的地方,而不至于出現一些預料不到的麻煩。”劉大爺說,將這個房產給孩子留下來,也是給了孩子一個保障,對自己來說,也是一個安慰。
擔心走在父親前面 重病的她立下遺囑
家住渝中區(qū)的李奶奶告訴記者,她已經67歲,有兄弟姊妹五人,97歲父親仍健在。去年,李奶奶被診斷出了癌癥。
李奶奶說,她和丈夫名下有三套房子(其中一套房是父母過戶給了她的)。“如果我的父母還健在,那么我的父母和我的孩子、配偶一樣具有第一繼承權。”李奶奶告訴記者,他們夫妻只有一個女兒。她擔心走在了老父親的前面,結局就有可能出現“獨生子女無法全額繼承父母遺產”的情況。
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,她立下遺囑:將個人名下的兩套房留給女兒;另一套夫妻共同名下的房產,由孩子父親決定繼承人。
■對話
老人:解決了思想包袱
記者:對于立遺囑,有的老人比較避諱,你們如何看待?
老人甲:人都有要走的一天,就是要趁身體好的時候立遺囑,把事情說清楚。
記者:你們立遺囑,主要是出于什么想法?
老人乙:通過立遺囑,主要是把身后事交代清楚,避免給孩子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,避免親人之間因財產分割而反目成仇。
老人丙:給孩子一個保障的同時,也是給自己一個保障。在自己走之前,這些財產屬于老人,在老人生老病死時,有一定的保障。
老人。毫⑾逻z囑,就是希望家人和睦,解決了老人一個大大的思想包袱。以后,我們就可以更好的活,更好的享受人生了。
子女:支持父母立遺囑
記者:對于父母立遺囑,作為子女如何看待?
子女甲:我們的父母都非常知書識禮,非常開朗,我們和父母的兄弟姐妹之間感情也比較好,父母愿意立遺囑,我們當然是支持,避免以后親人之間發(fā)生不必要的糾紛,影響感情。
子女乙:未來會發(fā)生什么事情,我們無法預料。父母愿意立下遺囑,說明他們有自己的想法,作為子女,我們覺得很正常。
記者:是否支持父母立遺囑?
子女丙:父母立不立遺囑,是父母自愿,作為子女,肯定不能強迫父母立遺囑。當然,父母愿意將財產留給誰,都是父母的意愿,作為子女,都要百分百尊重父母的決定。
京ICP備12020470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9410號
版權: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